边缘计算网关实现园区电力远程监控的配置案例

边缘计算网关实现园区电力远程监控的配置案例(图1)

一、项目背景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利用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通常具有分布广、站点多、设备种类多、管理难度大等特点,传统的人工巡检和监控方式难以满足其高效运维的需求。同时,光伏发电功率易受气象、环境条件影响,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影响供电系统稳定运行和光伏系统优化调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一套高效、智能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远程监控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边缘计算网关实现园区电力远程监控的配置案例(图2) 

二、设备选型

在众多的工业智能网关产品中,捷米特工业智能网关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卓越的性能脱颖而出,被选用于该分布式光伏发电远程监控系统。

· 基本信息JM-WG310-4G是一款工业级4G物联网模块,支持4G网络,能确保数据在不同区域稳定、高速传输。外观小巧精致,专为满足复杂工业环境下的无线通信需求而生。

· 功能特性:具备强大的边缘计算能力,可实现数据的本地处理与分析,减轻云端服务器负担。支持多种工业协议,如ModbusTCP/IP、MQTT等,能够与光伏系统中的各种设备进行无缝对接和数据交互。采用VPN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三、系统架构与工作原理

· 系统架构:该远程监控系统主要由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现场设备层、捷米特无线数传模块MQTT物联网平台以及监控中心组成。现场设备层包括光伏板、逆变器、汇流箱、传感器等设备,用于采集光伏发电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如电压、电流、功率、温度、光照强度等。

· 工作原理:捷米特边缘计算网关通过4G网络与现场设备层的各个设备相连,实时采集设备的数据,并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数据处理和转换。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MQTT协议上传至MQTT物联网平台。云平台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存储、分析和处理,并以直观的图表、曲线等形式展示在监控中心的界面上,供运维人员实时查看和监控。同时,运维人员也可以通过MQTT物联网平台向网关发送指令,实现对现场设备的远程控制和参数配置。

边缘计算网关实现园区电力远程监控的配置案例(图3) 

四、实施过程

1. 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在项目实施前,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规模、设备分布、数据采集需求等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分析。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了基于捷米特工业智能网关的远程监控系统方案,包括系统架构设计、网络拓扑规划、数据采集点设置等。

边缘计算网关实现园区电力远程监控的配置案例(图4) 

2. 设备安装与调试:按照方案要求,在各个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现场安装了捷米特4G物联网模块,并将其与光伏板、逆变器、汇流箱等设备进行连接。在安装过程中,确保网关的安装位置符合电磁兼容性要求,避免信号干扰。完成硬件安装后,对网关进行上电调试,配置网络参数、设备连接参数等,确保网关能够正常工作并与MQTT物联网平台建立稳定连接。

3. 数据采集与配置:通过网关的配置界面,添加和配置了与各个设备通讯的参数,如设备的IP地址、端口号、协议类型、寄存器地址等,实现了网关对现场设备数据的采集。同时,根据实际需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转换和计算,以便更好地满足监控和分析的要求。

4. MQTT物联网平台对接与功能开发:将捷米特智能网关采集到的数据通过MQTT协议上传至MQTT物联网平台,并在云平台上进行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展示。开发了相应的监控界面和功能模块,如实时数据监测、历史数据查询、数据分析与报表生成、设备远程控制等,实现了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全面远程监控和管理。

边缘计算网关实现园区电力远程监控的配置案例(图5) 

五、应用效果与价值

· 提高运维效率:实现了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各设备的实时远程监控,运维人员无需再频繁前往现场进行巡检和数据采集,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通过MQTT物联网平台,运维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数据,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 优化发电性能:通过对采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可以深入了解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规律和性能特点,为优化发电效率、提高电能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根据光照强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对发电功率的影响规律,合理调整光伏板的角度和逆变器的运行参数,实现发电量的最大化。

· 保障系统安全:捷米特边缘计算网关具备数据加密传输功能,确保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同时,网关还具备设备接入认证和访问控制功能,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设备接入系统,保障了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网络安全。

六、总结与展望

捷米特JM-WG310-4G工业智能网关在分布式光伏发电远程监控系统中的成功应用,为光伏发电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具体内容配置过程及其他相关咨询可联系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