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在某大型能源基础设施项目中,SCADA系统(主站设备品牌:研华科技,型号:WebAccess9.0)需实时监控AGV小车(从站设备品牌:新松机器人,型号:AGV-3000)的运行状态。然而,SCADA系统采用MODBUSTCP协议,而AGV小车基于EtherNet/IP协议通信,两者协议不兼容导致数据无法直接交互。为解决这一问题,项目团队引入捷米特JM-EIPM-TCP协议转换网关,通过EtherNet/IP转MODBUS TCP协议转换功能,实现SCADA系统与AGV小车的无缝通信。
二、设备配置与网络架构
1.核心设备清单
· 协议转换网关:捷米特JM-EIPM-TCP(支持双向数据映射,最大输入输出字节数500字节)
· SCADA系统:研华WebAccess9.0(MODBUSTCP主站,IP地址:192.168.1.10)
· AGV小车:新松AGV-3000(EtherNet/IP从站,IP地址:192.168.1.20)
· 网络交换机:华为S5720-28P-LI(千兆工业交换机)
2.网络拓扑设计
[SCADA系统]←(MODBUSTCP/IP)→[华为交换机]←(EtherNet/IP)→[JM-EIPM-TCP网关]←(EtherNet/IP)→[新松AGV-3000] |
· 网关角色:JM-EIPM-TCP作为协议转换核心,左侧接口配置为MODBUSTCP从站(端口502),右侧接口配置为EtherNet/IP主站。
三、EtherNet/IP转MODBUSTCP协议转换实施步骤
1.网关硬件部署
· 物理连接:使用六类屏蔽网线将网关的ETH1接口连接至华为交换机,ETH2接口连接至AGV控制柜的EtherNet/IP端口。
· 电源配置:采用24VDC工业电源供电,电流需求≤150mA。
2.网关软件配置
(1)EtherNet/IP侧参数设置
1. 设备发现:通过网关配置软件(JM-ConfigToolV3.2)扫描局域网,识别AGV-3000的IP地址(192.168.1.20)。
2. 标签映射:
o 从AGV的EtherNet/IP标签库中导入关键参数:
§ 电池电压(Tag_BatteryVoltage,地址:0x0100,数据类型:FLOAT)
§ 运行速度(Tag_Speed,地址:0x0104,数据类型:INT)
§ 故障代码(Tag_ErrorCode,地址:0x0108,数据类型:UINT)
o 配置数据刷新周期为200ms,确保SCADA系统实时性。
(2)MODBUSTCP侧参数设置
1. 寄存器映射:
o 将AGV参数映射至MODBUS保持寄存器(40001-40003):
2. 功能码配置:
o 使用功能码03(读取保持寄存器)和功能码06(写入单个寄存器),实现SCADA系统对AGV的监控与控制。
3.SCADA系统集成
1. 驱动配置:在研华WebAccess中创建MODBUSTCP驱动,设置网关IP(192.168.1.15)和端口(502)。
2. 数据点绑定:
o 将WebAccess的IO点与MODBUS寄存器关联:
§ AI_001(电池电压)→40001
§ AI_002(运行速度)→40002
§ DI_001(故障状态)→40003(通过位操作提取)
四、EtherNet/IP转MODBUSTCP协议转换效果验证
1.通信测试
· 数据准确性:通过网关日志监控,AGV参数与SCADA显示值误差≤0.1%,满足能源设施监控精度要求。
· 实时性测试:在AGV加速/减速过程中,SCADA系统数据刷新延迟≤300ms,符合工业自动化标准。
2.故障诊断
· 网络中断恢复:模拟ETH1接口断开后重新连接,网关自动重建MODBUSTCP会话时间≤5秒。
· 协议兼容性:验证网关对EtherNet/IP隐式报文(I/O数据)和显式报文(参数读写)的转换能力,确保AGV控制指令无丢失。
五、EtherNet/IP转MODBUSTCP协议转换应用价值
1.技术层面
· 协议解耦:通过JM-EIPM-TCP网关,SCADA系统无需修改MODBUSTCP协议栈即可兼容EtherNet/IP设备,降低系统升级成本。
· 数据透明传输:网关支持IEEE754浮点数、BCD码等工业数据格式转换,确保AGV参数在异构网络中无损传递。
2.商业层面
· 投资回报率(ROI):项目实施后,AGV故障响应时间缩短60%,年维护成本降低约12万元。
· 可扩展性:网关预留2个以太网接口,支持未来新增光伏逆变器(MODBUSTCP)和储能系统(EtherNet/IP)的集成。
六、经验总结与行业推广
本案例证明,捷米特JM-EIPM-TCP网关通过EtherNet/IP转MODBUS TCP协议转换功能,有效解决了能源基础设施中异构协议设备的互联难题。其核心优势包括:
1. 零代码配置:通过图形化界面完成协议映射,缩短工程实施周期40%以上。
2. 工业级可靠性:工作温度范围-40℃~85℃,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50,000小时,适应能源行业严苛环境。
目前,该解决方案已推广至智慧电厂、油气管道巡检机器人等场景,为工业物联网(IIoT)架构下的设备互联提供了标准化路径。未来,随着TSN(时间敏感网络)技术的普及,EtherNet/IP转MODBUS TCP协议转换网关将进一步融合确定性通信能力,助力能源基础设施向智能化、低碳化更多详细内容或具体配置过程可联系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