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大型食品饮料企业专注于碳酸饮料、果汁等饮品的研发与生产,其核心的碳酸饮料灌装产线是企业产能输出的关键环节。为实现饮品灌装、封盖等工序的自动化精准控制,该产线引入汇川EtherCAT主站 PLC,搭配高性能灌装机伺服驱动器、智能液位检测模块,构建了覆盖饮料瓶清洗、灌装、封盖全流程的自动化控制体系,可实现每分钟 600 瓶的高速生产。然而,产线中 18 台关键辅助检测设备却面临 “数据孤岛” 困境—用于监测灌装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检测瓶内液位的液位检测仪、监控车间洁净度的粉尘传感器等设备,均为采用 Modbus RTU 协议的串口设备,因协议不兼容无法直接接入 EtherCAT 主站系统,导致控制层与检测层数据无法实时共享,制约了产线的智能化管控水平。
在引入智能数据网关前,企业只能通过人工查看现场仪表的方式监测设备数据,工作人员需在产线巡检过程中逐一核对检测仪表读数,再手动反馈至控制室。这种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一方面,响应滞后性强,当灌装压力超过 0.4MPa 导致饮料瓶爆裂,或液位不足出现 “半瓶” 产品时,无法及时发现并调整灌装机参数,不仅造成大量原料浪费,还影响产品出厂合格率;另一方面,人工记录的数据零散且易出错,无法形成完整的生产数据档案,难以支撑产线工艺的优化迭代。为彻底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检测数据与控制指令的实时联动,企业经过多轮产品测试与方案论证,最终引入 EtherCAT转Modbus RTU网关,搭建起EtherCAT与Modbus RTU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桥梁。
网关部署与方案设计

硬件连接:结合食品车间潮湿、多粉尘的特殊环境,技术团队制定了针对性的硬件部署方案:将网关作为 EtherCAT 从站,通过标准 EtherCAT总线接口直接接入汇川 EtherCAT 主站 PLC;利用网关的 RS485 串口接口,采用菊花链拓扑结构,将灌装压力传感器、液位检测仪、洁净度传感器等18台Modbus RTU 设备串联组网。为适配车间潮湿环境,所有串口接头均选用防水型工业级接头,通信线缆采用防腐蚀、耐磨损的屏蔽双绞线,并通过桥架进行规整敷设,既避免了线缆受潮损坏,又降低了车间粉尘对通信的影响。
参数配置:通过网关配套的可视化配置软件,完成协议映射与通信参数的精准调试:首先将 Modbus RTU 设备的核心寄存器地址进行逐一映射,例如将灌装压力传感器的压力采集寄存器 0300H、液位检测仪的液位寄存器 0400H、洁净度传感器的粉尘浓度寄存器 0500H,分别映射为 EtherCAT主站可识别的 PDO 数据对象;其次,根据灌装产线的生产节奏,设置 15ms 的数据采集周期,确保关键参数的实时捕获;同时配置网关波特率为 9600bps,并开启奇偶校验功能,有效提升了食品车间复杂环境下数据传输的抗干扰能力与可靠性,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的数据丢包或误传。
软件联动:在汇川 AutoShop 软件中导入网关的设备描述文件,快速完成网关的组态配置,使 EtherCAT 主站能够自动识别网关并建立稳定的通信连接。技术团队基于产线工艺需求,编写了定制化的控制逻辑程序:当系统检测到灌装压力超过 0.4MPa 的安全阈值时,EtherCAT 主站立即自动降低灌装机的灌装速度,避免饮料瓶因压力过高发生爆裂;当液位检测显示瓶内液位低于 95% 的标准值时,主站触发封盖工位暂停作业,同时启动声光报警装置,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排查灌装机喷嘴堵塞、液位控制模块异常等问题;当车间洁净度超标时,系统自动联动通风净化设备加大运行功率,保障生产环境达标。
项目实施效果
数据实时可视化,管理效率提升: 网关成功实现了EtherCAT主站与Modbus RTU设备的双向实时数据传输,数据采集延迟稳定在 45ms以内,产线控制中心通过监控大屏可实时查看灌装压力、瓶内液位、车间洁净度等所有关键参数,数据可视化率达到 100%,彻底取代了人工查看仪表、手动记录的模式,不仅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还消除了人为记录错误的隐患,为生产管理提供了精准、可靠的数据支撑。
原料损耗大幅降低,成本控制优化:通过检测数据与灌装机控制指令的实时联动,饮料瓶爆裂、“半瓶” 产品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原料损耗率从 3% 降至 0.8%,显著减少了饮品原料的浪费,提升了生产资源的利用效率。
产品合格率跃升,品牌口碑强化:精准的实时监控与联动控制,确保了每一瓶产品的灌装质量,产品出厂合格率提升至 99.9%,大幅减少了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客户投诉与退货情况,进一步巩固了企业在食品饮料行业的品牌口碑。
环境适配性优异,运行稳定可靠: 网关具备IP30防护等级和-40~85℃的宽温适应特性,能够从容应对食品车间潮湿、多粉尘、温度波动的复杂环境。自部署以来,网关连续稳定运行6个月无故障,未出现任何通信中断、数据丢失等问题,保障了产线24小时连续稳定生产。
协议转换网关改造不仅彻底解决了食品饮料灌装产线的协议兼容与数据孤岛问题,更推动产线从 “人工监控” 向 “数据驱动的智能管控” 转型,为食品饮料行业的生产设备通信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方案。
